“四新”“四化”谱新篇 百年渔港再起航
2020年4月29日下午,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何中伟,市政协原主席、农业农村部玻璃钢渔船专家咨询委员徐显伏到中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指导。参加调研的有市政府办公室应亿军主任、发改委於树波主任、经信委苏为泽主任、科技局郭力泉局长、财政局顾央军局长、海洋与渔业局蔡朝才局长等。普陀区潘晓辉区长、中创海洋贺波董事长就新材料船舶产业集群建设、渔船及渔业装备“四新”“四化”发展方向和舟山市国家新材料渔船试点方案建议进行了汇报。
徐显伏主席指出,二十年多前舟山在全国率先建造了一千多艘钢质渔船,安全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能力。这次农业农村部让舟山开展国家新材料渔船试点工作机会难得,应抓住这次机会,将工作做扎实,再次提升舟山市渔船装备水平,同时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经验。国家渔业装备科技创新联盟首席顾问、原国家渔业船舶检验局信德利副局长认为,大连等地玻璃钢渔船行业发展相关经验值得舟山借鉴。舟山试点方案落地需着重考虑三方面:一是技术依托;二是质量管控;三是政策扶持。
於树波主任认为,新材料船舶产业项目落地舟山有利于舟山经济发展,要紧抓造船与船舶配套跟进,相关政策要积极争取,前期政策引导到后续市场化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苏为泽局长认为,对新材料船舶产业一定要大力支持,舟山要以市场换产业的理念,在舟山要形成新材料船舶的产业链,要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蔡朝才局长认为,新材料渔船是未来渔业发展趋势,舟山未来几年有1200多艘的老旧钢质渔船亟需更新改造,试点放在舟山非常现实,也是我们的渔船升级换代的绝佳机会。
通过这次现场调研,何市长详细了解到了产业集群建设与舟山新材料渔船试点工作情况,要求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具有万亿产值潜力的渔船装备升级的试点机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国家新材料渔船舟山试点是舟山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机会,必须举全市之力,确保试点成功;二是发展高质量的新材料玻璃钢渔船是产业基础,未来研发更要与“氢能源”、“船联网”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制造模式;三是要组建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舟山试点领导小组,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共同推动舟山新材料渔船产业的发展。
我们期待, 百年渔港舟山, 能够乘借“十四五” 渔船及渔业装备现代化的东风, 再次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