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诱鱿钓渔业技术之二
二 、光诱鱿钓作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光诱鱿钓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组成 光诱鱿钓是利用柔鱼类的趋光和摄食习性,运用高强度灯光和自动化的钓机及拟饵复合伞钩进行钓捕柔鱼类的一种捕捞技术。它具有节能、省劳力、高效、高技术含量等特点。光诱鱿钓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由渔船、集鱼灯、钓机、钓具、海锚和尾帆等组成。渔船作业示意图见图1。 图1 光鱿鱿钓作业示意图
(二),光诱鱿钓作业的一般过程 根据渔海况速报资料和现场观测的水温、海流等状况,确定渔场的大致位置,并利用探渔仪探测鱼群映象,然后决定作业渔场的位置。在确定中心渔场之后,视海流和风速风向,船顶风抛下海锚,并升好尾帆,以控制船位和渔船漂流的速度。待天色暗下来,开启集鱼灯,放下钓机进行试捕。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启所有钓机。同时应注意观察探鱼仪,调整钓机的作业水层,并调整好钓机参数,同时进行手钓作业。到次日黎明时,结束鱿钓作业。由于目前在鱿钓船中普遍使用了水下灯装置,从而有效地延长了作业时间,使得白天也可进行钓捕作业。 三、鱿钓船类型及其布置 (一)对鱿钓船的一般要求 鱿钓作业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作业方式,需要钓机、海锚、水槽、集鱼灯等渔用设备,同时其日产量视不同海区也有所不同,如在北太平洋海域日产量一般为1~5t,而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和福克兰海域日产量最高可达100多t,冷冻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鱿钓作业渔船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①较宽敞的甲板面积以布置钓机、输鱼水槽、尾帆和海锚;②较大的电站功率以供数十台钓机和上百千瓦的集鱼灯用电;③较大的冷冻能力和冷藏容积以迅速冻结鱿鱼,以保证其质量和储藏。 (二)鱿钓船类型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发展了鱿钓渔业,在发展初期,鱿钓船主要是以改装型为主。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建造和引进大型专业鱿钓船,因此船体类型较多。根据改装前的原船型,国内鱿钓船的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 (1)拖网改装的鱿钓船。主要由8154型、8152型、8157型、810l型、8105型、8156型、8165型、8170型、817l型和37.5米型等; (2)金枪鱼钓船改装的鱿钓船。如舟渔冷六、冷九、冷十,大连海字号,舟山远洋金字号和宁渔80l等; (3)大型尾拖渔船改装的鱿钓船。如有舟渔的明盛号、宁渔冷一号、沪渔开欣号等; (4)辅助船改装的鱿钓船。如490总吨冷海水运输船、395总吨冷藏船、2000总吨冷加工运输船等; (5)围网船820l、8202型、灯船以及进口的原流网渔船改装为专业鱿钓船等; (6)大型专业鱿钓船。如有我国自行设计的、也有从日本进口的二手船。 在我国这些改装船型中,以原拖网船型为主,约占目前鱿钓船总数量的80%以上,其中8154型又占70~80%。这些改装船的鱿钓装备及有关电站、冻结能力等参数见表1。 为了发展我国的远洋鱿钓渔业,我国于1996年自行设计和建造了8351型大型专业鱿钓船。船体为钢质双甲板,前倾首柱带球鼻,采用巡洋舰式圆艉、艉机舱、平衡舵、单定螺距螺旋桨的船型。可适应的作业海域有南、北太平洋及其它远洋渔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总长60.866m,垂线间长53.00m,型宽9.50 m,型深3.80/6.30m,设计吃水3.50m,结构吃水3.70 m,设计排水量(设计吃水)1170 t,超载排水量(结构吃水)1265t,鱼舱容积630m3,燃油舱容积305 m3,淡水舱容积22m3,压载水舱容积14.50 m3,续航力(自由航行)10000 n mile,定员29人。
表1 国内改装鱿钓船的装备
日本鱿钓船的规模从几十吨左右到300~400总吨不等。通常30总吨以下称为小型鱿钓船,30~100总吨称为中型型鱿钓船,100总吨以上称为大型鱿钓船。小型鱿钓船主要在日本周围海域捕捞太平洋褶柔鱼;中型鱿钓船主要在近海和外海作业;而大型鱿钓船主要从事远洋作业。日本鱿钓渔船的主尺度及其装备见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