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海工装备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与产品 >> 海事海工装备

台湾省鱿鱼钓业发展信息

  台湾鱿钓渔业发展于1972年,由政府辅导海洋渔业开发所属200吨级“荣忠号”渔船前往日本海及纽西兰试捕获得成功,企业在政府大力辅导下纷纷新建或改造旧船从事鱿钓渔业。

  1978年纽西兰宣布200海里经济专属经济区.鱿钓作业受挫,在政府辅导下,与纽西兰达成渔业合作进入纽西兰经济专属区内作业,渔汛从12月中旬至笠年5月,盛渔期为1-3月。1998年纽西兰又宣布实施配套管理制度,从1999年终结。据说2005年又开始恢复纽西兰的作业。

  1972年在西南大西洋试捕获得成功,奠定了台湾鱿鱼钓业发展。1992年联合国通过公海大型流网暂时禁止流网生产,从此在西北太平洋的流网作业改为鱿钓作业,又成为台湾鱿钓业的重要渔场。1992年台湾又在秘鲁探捕获得成功,由于此鱼种味道偏酸,利用价值不高,试捕后再也没有渔船前往。后来西南大西洋连续两年生产不佳,从2002年起,由西南大西洋18艘渔船转入秘鲁公海渔场生产,到2004年渔船增加到29艘,并通过海上粗加工,鱼肉酸味消失,口感与一般鱿鱼无太大区别,从此东南大平洋成为台湾的西南大西洋的兼捕渔场。对于四大渔场生产的情况,我们概要介绍2004年台湾省三洋鱿钓情况,供参考研究。

  一、西南大西洋。投入生产渔船109艘,其中福克兰33艘,公海76艘,没有参与阿根廷合作。总产量9775公吨,较2003年减少113913公吨。作业天数9703天,较去年减少1970天,干均单船日产1.Ol公吨,仅去年10.59公吨的10%,主要作业渔场在41°S 43°S—45°S,渔场作业天数较去年增加。其他均为减少,反映渔场渔发有差别,以上渔场渔获量有明显增加,其他作业天数和渔获量降低。加上今年渔况非常差,故大部份渔场渔获量仅去年同期渔获量的2.5%—10%。

  本年度生产期于2003年11月底开始,于今年8月底结束,实际生产6个月,主要渔获量集中在1—4月份,3月份渔获量最高。4月份之前在41°S—47°S渔场作业的渔获以每尾200—300克以下的小型鱼为主,3月份在47°S以南300—400克之渔获量比重明显上升,鱼体大小规模大多数仍以200—300克为主。

  该渔场不稳定性很明显,由1999年及2000年破纪录的“二高”急逮下降到2002年破纪录之低,2003年略有回升,但因气候影响海水水温或资源遇过度开发造成阿根廷资源量聚减,尚需要进一步分析。为了弥补亏损,企业又再次探索东南太平洋的开发利用,使东南太平洋成为西南大西洋的兼捕渔场。

  二、东南太平洋。投入生产渔船29艘,较去年增加2艘,所有渔船均在公海生产,未参与秘鲁合作。渔获总量39450.15公吨,较去年增加16441公吨,单船日产12.26公吨,与去年比较增加3.46公吨。

  渔期从2004年4月下旬开始至2004年12月份结束,由于今年西南大西洋渔场渔获量极差;又部份渔船前往秘鲁渔场,从渔获情况看,5—10月为丰产期。

  生产作业海区主要分布在74°W—80°W/7°S—41°S海域,均在秘鲁附近公海作业。从渔场变动及作业动态分析,2004年4—5月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74°W—81°W/24°S—41°S之海域,而6月以后作业渔场逐渐往西北移动,11—12月时移至82°W—85°W/9°S—13°S之海域作业,此时大部份渔船开始返港。

  渔获组成分析,以经过处理的胴体居多,可以看出智利以南鱼体多为大于2公斤以上大型鱼,往北鱼体较小,以1—2公斤之渔获偏多。

  对东南太平洋的开发,1992年开始试捕成功后,由于鱼种味道偏酸,利用价值不高,试捕后再也没有渔船前往作业。由于西南大西洋渔况连续两年生产不佳,从2002年开始,18艘西南大西洋的钓船转入东南太平洋,2004年渔船增加到29艘。据了解,自本年度起,钓上来的鱿鱼都在船上进行粗加工,发现鱼肉酸味消失,口感与一般鱿鱼无太大差异,唯一缺憾为其价格较低。

  三、西北太平洋。投产渔船75艘,其中专捕8艘,兼捕(秋刀鱼)67艘,总船数比前年增加72艘,总渔获量9022公吨,较去年增加8540公吨,单船日产3.22公吨,较去年增加0.5公吨。生产渔场集中在160°E—165°E,为渔获量最高,渔获量为6946公吨。

  本渔场从6月中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渔获量平均以8月份最佳,6—8月份渔场分布范围较广,在147°—180°E/40°N—48°N,8月份集中在150°—171°E/41°N—48°N,单位船日产4.66吨。9—10月份主要渔场在149°E—162°E/40°N—45°N之海域,此渔场仍为北太最主要的作业渔场。

  以渔获量组成分析,8月份以后主要渔获以400—600克以上之大型胴体为主,而10—11月小于300克的渔获比例上升,但仍以大型鱼为主。

  从海区看,大致可以看出在152°E以东鱼体较大,以西则鱼体普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