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海工装备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与产品 >> 海事海工装备

厦大海洋科考船“嘉庚号”下水

      经过一年多的建造,5月8日,厦门大学海洋科考船正式下水。这艘3000吨级的大型科考船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嘉庚号”。厦门大学期望,这艘承载着数代厦大人梦想的“海上厦大”,将陈嘉庚精神传播至世界各地。

  当天,厦大海洋科考船下水暨命名仪式在广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举行。12:55,伴随着纷飞的彩带和礼花,“嘉庚号”缓缓驶出船坞,顺利下水。

  “‘嘉庚号’顺利下水,终于圆了数代厦大人的梦想!”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说,厦门大学因海而生,伴海而长,是中国距离大海最近的一所大学。早在陈嘉庚先生创校之初,就对厦大海洋学科寄予热切希望,1946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成为我国海洋学科的发祥地。“嘉庚号”的建造,使得厦门大学成为中国大陆综合性大学中第一所拥有自己的全球级科考船的高校。接下来,经过内部装修、设备调试和海试等环节,“嘉庚号”预计在今年底正式交付使用。

  当天,陈嘉庚先生四儿媳吴美英、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等人也出席了科考船下水暨命名仪式。陈立人先生说:“科考船以我祖父名字命名,我和我们家族都非常感动。祖父陈嘉庚一直深怀‘开拓海洋,挽回海权’的理念,他认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嘉庚号’海洋科考船使厦门大学深入远洋科考迈出坚实的一步,祝‘嘉庚号’一帆风顺!”

  据了解,“嘉庚号”于2015年3月31日开工建造,是我国第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由船东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船长77.7米,型宽16.24米,设计吃水5.2米,约3500总吨,经济航速11节,最高航速大于14节,续航力1万海里,自持力50天,定员54名。该船无论是科考装备的全面性和先进性,还是船上实验室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都将达到世界同级船的先进水平,在未来10至20年将成为我国深远海科学研究的主力船之一,能抵达所有无冰洋区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

  厦门大学办校95年来,几代海洋人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曾培养出伍献文、曾呈奎、郑重等中国著名的海洋学家。未来,“嘉庚号”还将依托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和中国—东盟海洋学院,成为在东盟地区推动全球变化研究、海洋科学教育以及科技交流的“海上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