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海工装备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与产品 >> 海事海工装备

“探索一号”首航成功!万米深海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探索的禁区

      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归来!8月12日上午8点,我国第一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首次航行,返回祖国,停靠在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救助码头。作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中科院有关负责人称,“探索一号”的首航成功,表明了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

      此次深渊科考队共有船队员60人,其中“探索一号”船员29人,科考队员31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冶瑞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该科考队在“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战略性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丁抗、航次领队刘心成、航次首席科学家包更生等带领下,于6月22日从三亚出发,8月12日回到三亚,历时52天。
 
      据介绍,本科考航次使用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以及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支持,自主研发的万米级自主遥控潜水器(ARV)“海斗号”、深渊着陆器“天涯号”与“海角号”、万米级原位试验系统“原位实验号”、9000米级深海海底地震仪、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等系列高技术装备,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共执行84项科考任务,在不同深度断面上,取得一大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另据介绍,科考队将在最短时间内系统整理深渊数据和样品等成果,并于近期即将召开的深渊成果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

      8月12日早上8时,“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归来,参航人员将采自万米深渊的水样“万米海水”当作礼物带了回来,这是2016年7月科考船通过天涯号深渊着陆器获得,深度10822米。此次科考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

      相关链接

      探索一号

      探索一号原名“海洋石油299”,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拟改造成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深海科考通用平台。其定位基于与深海潜水器目标海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如海洋资源探测、地球化学研究、海洋生物采集等,并兼顾中科院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项目。

      2016年5月5日,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以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在中船澄西广州公司完成主体改修工程,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

      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学明介绍,未来一年内,“探索一号”改造项目将在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完成主船体加长、生活区重建、大量舱室管路改装、新设备安装调试等工程。该项目所有的改造设计均考虑绿色、环保、节能的因素,如船舶航行节能、降噪、减振等节能减排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负责该船改造的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45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是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的基础上,以实现国产化、降低运行成本为目标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潜水器。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深潜装备技术体系,满足我国的深海科学研究需求,强化我国在载人深潜科学应用和技术领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