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镇绿华村渔民发展大型深水围网,得益于科学发展观活动
菜园镇绿华村是一个以渔业捕捞为主的纯渔业村,素有“流网之乡”、蟹笼之乡”、“灯围之乡”之称。全村现有80马力以上的蟹笼、灯光围网、灯光抄网等作业渔船及渔运船舶近80艘,这些年来,由于受海洋资源的衰退,捕捞空间的缩小及生产成本的上涨,鱼货销售价格的波动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效益逐年滑坡,渔民收入随之下降。 针对这一状况,绿华社区(村)以今年下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调整捕捞作业方式,改革效益不够理想的灯围作业渔船。为做好渔业捕捞市场调查工作,绿华社区几名渔民老大陈宏定、潘明忠等自发带领几位老大到温岭等地考察,力图发展生产能耗低、劳动强度低、技术含量高、捕捞效益好地大型深水围网,走节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渔业发展之路,以此来提高捕捞综合效益,增加自身的收入。 由于发展大型深水围网每艘作业渔船的船只更新、网具增添、设备配置等至少需要900万元,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而且是否符合海洋捕捞业发展政策,政府是否能扶持等等,正当渔民老大顾虑重重之时,市、县学习实践活动“服务渔农村,真情送万家”服务组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来到绿华村在为渔民老大送来了关爱的同时也帮渔民把脉解困。 在交谈中,部分渔民老大向市、县服务组成员反映了目前大型深水围网作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缺乏及船检、马力申报、相关证件办理难等问题,市、县服务组成员对渔民老大反映的问题逐一记录,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对渔民老大反映的资金缺乏问题,市、县服务组成员立即与市里的相关金融部门取得了联系,要求对绿华村发展大型深水围网作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同时,市、县服务组成员与渔民老大就积极调整作业方式,发展大型深水围网作业以及相关政策扶持、渔业股份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对稳妥发展大型深水围网及与之相配套的渔业股份制的建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市、县服务组成员的真情关爱和服务,不仅打消了渔民老大的重重顾虑,而且还极大的激发了他们调整作业方式,发展大型深水围网的热情。目前,全村有六艘灯围作业单位已投入船只更新、网具购置等,累计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市、县服务组成员通过与相关金融部门联系,也已为六艘渔船落实了800万元的信贷资金,这六艘渔船于今年秋冬汛可正式投入生产。投入生产后,其产值比原先的灯光围网作业至少增加2到3倍,甚至更高。单船年产值一般可达800万至1000万左右,届时渔业综合捕捞效益将会大大提升。 |